Skip to content

批次与序列号

批次和序列号是实现物料追溯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工具。批次管理适用于同类物料的成批管理,如药品、食品等;序列号管理则用于唯一识别每个独立物料,如设备、贵重物品等。两者在企业控制质量、实施召回、满足监管要求和提升库存管理效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业务流程概述

批次和序列号管理的典型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1. 编码规则设定:制定批次/序列号的编码规则和格式
  2. 批次/序列号生成:在物料入库或生产时生成批次/序列号
  3. 标识与标签:在物料上贴附或标记批次/序列号信息
  4. 系统记录:将批次/序列号信息录入系统并与物料关联
  5. 库存追踪:在库存中追踪特定批次/序列号的物料
  6. 出库管理:按照特定策略(如先进先出)出库物料
  7. 追溯应用:在需要时利用批次/序列号实现追溯

ERPNext系统提供了灵活的批次和序列号管理功能,支持从采购、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追踪。

批次管理

批次管理的适用场景

批次管理特别适用于以下场景:

  • 有效期管理:需要控制有效期的物料,如食品、药品等
  • 批量生产物料:在同一生产批次中生产的物料具有共同特性
  • 质量控制:需要对同一批次的物料进行质量控制和追溯
  • 召回管理:当出现质量问题时,需要召回特定批次的物料
  • 成本核算:按批次进行成本核算,处理不同批次间的成本差异

批次管理的实施方法

在ERPNext中实施批次管理的主要步骤:

  1. 开启批次功能:在物料主数据中启用批次追踪选项
  2. 设置批次命名规则:定义批次号的自动生成规则或使用手动输入
  3. 批次属性设置:为批次设置有效期、供应商批号等属性
  4. 入库批次记录:在物料入库时录入或生成批次信息
  5. 库存管理:系统按批次维护库存数量和状态
  6. 批次出库策略:设置批次出库优先级,如先过期先出(FEFO)、先进先出(FIFO)等

序列号管理

序列号管理的适用场景

序列号管理特别适用于以下场景:

  • 高价值物料:单价较高、需要单件管理的物料
  • 耐用品管理:需要跟踪使用寿命和维护历史的设备
  • 保修管理:需要记录保修期和服务历史的产品
  • 资产管理:需要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设备
  • 合规要求:法规要求必须唯一识别和追踪的物料

序列号管理的实施方法

在ERPNext中实施序列号管理的主要步骤:

  1. 开启序列号功能:在物料主数据中启用序列号追踪选项
  2. 设置序列号规则:定义序列号的格式和生成方式
  3. 序列号属性设置:为序列号设置保修期、供应商等属性
  4. 入库序列号记录:在物料入库时扫描或录入序列号信息
  5. 序列号状态管理:跟踪序列号物料的状态变更
  6. 使用和维护记录:记录带序列号物料的使用和维护历史

批次与序列号流程图

批次与序列号管理流程图开启追踪功能设置编码规则定义属性字段出库策略采购收货生产入库批次库存管理批次质量控制销售出库批次追溯批次生命周期完整追踪序列号分配序列号标记设备使用记录维护保养记录转移/处置序列号追溯单件物料全生命周期管理批次与序列号基础配置批次管理流程序列号管理流程

系统操作指南

设置批次追踪

  1. 导航至「库存 > 物料 > 选择特定物料」
  2. 点击"编辑"按钮
  3. 在"库存"标签页中,启用"维护批次"选项
  4. 设置批次命名系列(可选)
  5. 设置批次相关字段,如有效期天数、自动创建批次等
  6. 保存设置

执行批次入库

  1. 导航至「库存 > 库存交易 > 采购入库」
  2. 选择相关的采购订单
  3. 确认物料信息后,系统提示输入批次信息
  4. 输入或由系统自动生成批次号
  5. 设置批次属性,如制造日期、有效期等
  6. 提交入库单,系统自动创建批次记录并更新库存

设置序列号追踪

  1. 导航至「库存 > 物料 > 选择特定物料」
  2. 点击"编辑"按钮
  3. 在"库存"标签页中,启用"维护序列号"选项
  4. 设置序列号命名系列(可选)
  5. 设置序列号相关字段,如保修期等
  6. 保存设置

执行序列号入库

  1. 导航至「库存 > 库存交易 > 采购入库」
  2. 选择相关的采购订单
  3. 确认物料信息后,系统提示输入序列号信息
  4. 可手动输入序列号或使用系统自动生成功能
  5. 如果是多件物料,可批量生成或导入序列号
  6. 提交入库单,系统自动创建序列号记录并更新库存

执行批次/序列号追溯

  1. 导航至「库存 > 工具 > 批次/序列号追溯」
  2. 输入需要追溯的批次号或序列号
  3. 系统显示该批次/序列号的完整历史记录
  4. 查看入库、移动、出库等全部交易记录
  5. 对于序列号物料,还可查看维护和使用记录
  6. 分析追溯结果,必要时执行后续操作(如召回)

最佳实践

  1. 选择性应用:不是所有物料都需要批次或序列号管理,根据物料特性和业务需求选择
  2. 自动化处理:尽可能使用条码、RFID等技术实现批次/序列号的自动识别和记录
  3. 编码规则标准化:设计清晰、系统化的批次/序列号编码规则,包含有意义的信息
  4. 完整属性记录:记录批次/序列号的完整属性信息,为质量控制和追溯提供依据
  5. 定期审核:定期审核批次/序列号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及时纠正问题
  6. 集成业务流程:将批次/序列号管理集成到采购、生产、销售等业务流程中
  7. 员工培训:确保相关人员理解批次/序列号管理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常见问题

如何选择使用批次还是序列号?

选择标准主要基于以下因素:

  1. 物料价值:高价值物料通常使用序列号,普通物料使用批次
  2. 识别需求:需要唯一识别每个单品时使用序列号,只需要识别一组物料时使用批次
  3. 追溯粒度:需要精确到单件的追溯使用序列号,只需追溯到批次级别时使用批次
  4. 管理复杂度:序列号管理更复杂,批次管理相对简单
  5. 监管要求:某些行业有特定的监管要求,必须使用特定的追踪方式

如何处理批次/序列号物料的退货?

处理批次/序列号物料退货的步骤:

  1. 在系统中创建销售退货单或采购退货单
  2. 指定要退回的批次号或序列号
  3. 系统验证该批次/序列号的有效性和当前状态
  4. 提交退货单并执行实际退货操作
  5. 系统自动更新批次/序列号状态和库存记录
  6. 必要时执行质量检验,决定后续处理方式

如何优化批次/序列号管理的操作效率?

提高批次/序列号管理效率的方法:

  1. 使用条码技术:为批次/序列号物料贴附条码标签,使用扫描设备快速识别
  2. 批量操作:系统支持批量生成、批量录入批次/序列号信息
  3. 模板应用:为常用操作创建模板,减少重复输入
  4. 集成自动化设备:与生产线、物流设备集成,自动记录批次/序列号信息
  5. 移动应用:使用移动设备进行现场批次/序列号操作,提高灵活性
  6. 系统集成:与其他系统(如质量管理系统)集成,实现数据共享

基于VitePress构建的ERP知识库